9月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百盛证券,今年活动主题是“早防早治 守护认知”。
提到痴呆,不少人觉得就是“老了就会爱忘事儿”。但事实上,痴呆并非衰老的必然结果,而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。了解这些因素,早发现、早预防,能有效守护大脑健康。
不可控的危险因素百盛证券
痴呆的危险因素分“不可控”和“可控”两类。不可控因素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客观条件,主要有三个:一是年龄,65岁后痴呆发病率每5年翻倍,85岁以上人群风险超过30%;二是遗传,直系亲属患病者风险更高,携带APOE ε4基因者患病概率是普通人的3~12倍;三是性别,女性因寿命更长、绝经后雌激素变化,发病率略高于男性。
可控的危险因素
可控因素是预防的关键,也是我们能主动调整的重点。
展开剩余71%首先是基础疾病,“三高”(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)是“隐形杀手”——高血压会让脑血管像老化的水管般脆裂,引发“脑小血管病”,导致记忆中枢缺血缺氧;糖尿病的高血糖会破坏神经细胞的“能量工厂”线粒体,让神经元逐渐“饿死”;高血脂则像血管里的“油垢”,加速动脉粥样硬化,切断大脑的血液供应。研究显示,中年后收缩压长期超过130mmHg的人,痴呆风险增加45%;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年龄平均提前5~7年。把这些指标控制在健康范围(血压<140/90mmHg,空腹血糖<6.1mmol/L,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<2.6mmol/L),就是给大脑穿上“防弹衣”。
其次是生活习惯。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,减少大脑供氧;过量饮酒直接损伤神经元,长期酗酒可能导致酒精性痴呆。地中海饮食被证实能降低35%的痴呆风险:多吃橄榄油、坚果、深海鱼,适量吃新鲜蔬果,少吃红肉和加工食品。食物中的抗氧化成分能中和大脑里的“自由基”——就像给金属器皿涂防锈漆,延缓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。
睡眠和社交也不能忽视。每天睡眠少于6小时或质量差,会影响大脑清除代谢废物(如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β淀粉样蛋白),加速神经损伤。长期社交孤立、不做脑力活动(如下棋、学习新技能),会让大脑“闲置”,认知功能逐渐退化。
更要注意的是,多种危险因素叠加会大幅提升风险。比如一位有痴呆家族史的老人,若同时患糖尿病、长期吸烟,风险会是无危险因素者的数倍。但反过来,控制可控因素效果显著——研究显示,合理饮食、规律运动、控好基础病,能降低约40%的痴呆风险。
预防痴呆不是“老年任务”,而是终身习惯。年轻时就该保持均衡饮食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(如快走、游泳)、戒烟限酒、睡够7~8小时,多社交、多学习新技能。投资大脑健康,就是投资未来的生活质量。让我们从现在开始,为拥有一个清醒、健康的晚年采取行动。
来源:健康北京百盛证券
发布于:北京市实盘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